《湾区好声音》    8voice.com

屠呦呦原来是个段子

10-13-2015  一直晴  张冰


给屠呦呦颁奖时,全场鸦雀无声,颁奖人用英文宣布: The winner is -- you。

坐在前排的候选人吃惊的瞪大眼睛,又听见接着说: you, you, too !  全场都晕了,主持人慌了,忙纠正: "The winner is to you." 全场又一次哗然,每个候选人都在想,是我吗,是我得奖了吗?

屠呦呦获诺贝尔,中科院推荐了吗?事先报批科技部了吗?

她的老同事说,她既不是院士,也不是长江学者,还不会英语。我怀疑诺贝尔奖有水份。

这让我想起,曾经去北大,有幸见到生物科学院院长饶毅。他是北大首位全球公开招聘的院长。

见过一些大人物,国家领导人、明星大腕、大师,饶毅是那种彻头彻尾 “听他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” 的人物。他没有被评上中国的院士,话里话外流露出幸亏没有被评上。

出于本能,我本来想和饶毅开玩笑说,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。但是因为此人讲话高屋建瓴,水平实在太高,我开始怀疑院士头衔有水份。

现在想想,饶毅当年的话在理。至今,中国的院士还没有人获诺贝尔奖为国争光。小心哪一天,连中国足球太监们都出线了,国人的目光转向你们院士。

昨彻夜读《方励之自传》,方励之被撤职开除出党后,表达了这样的意思:很多朋友都为我喊冤,希望党收回成命,给我平反恢复党籍。我感谢朋友的支持,却不希望恢复党籍,永别了,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!

我发现,凡成大器的知识分子,都有骨气,凭实力,不迷信外在的头衔。

去一趟清华北大,收一大把名片,几乎每张上面都印着长江学者。

我问地陪,是不是清华北大在国际上排不上名次,全赌气改学水利了。地陪是个北大博士生,碍于我是饶毅的客人,皮笑肉不笑地解释说,那是一种荣誉。言外之意,你丫很无知。

美国呆久了,可能是无知,挨着斯坦福大学,号称世界名校,一个长江学者都没有,孤陋寡闻遭人笑话。我这才明白,怪不得海归,原来是弃暗投明,投长江。

据说,饶毅曾预言,屠悠悠会得诺贝尔奖,结果一语成谶。果真如此,饶毅堪称大师了。不给他院士,恰恰是成全了他。

家里有孩子高考,问过我,清华北大哪个更好,我悄悄地说,如果你牛,考虑读香港大学或者台大或者东京大学。

屠悠悠的名字不仅是个段子,还贬值了一大堆头衔。屠呦呦翻译成古汉语就是:徒有虚名,又有何用?

张 冰
101Bio.com 上班,在 8voice.com聊天